松濤館空手道史序篇:前言
研究、整理空手道的歷史已經好幾年了,從有部落格以來也發表了數篇空手道的文章,自己非常得意的一件事便是這些文章都出自自己的研究與手筆,同時這也興起了我自己更深入研究的動力,希望將多年來對空手道歷史的研究更有系統地整理出來,並集結成一個篇幅較大的章節,因此我有了寫空手道歷史連載故事的想法。
前一陣子有了這個念頭後,也開始上網看看一般空手道愛好者在網路上或部落格上的文章與想法,但我發現網路上的空手道愛好者似乎在文章上都以COPY他人的著作為大宗,缺乏原創性的文章,對空手道的歷史所知甚深的人也不夠多,就算是稍微了解的朋友,頂多也只是知道日本的空手道歷史,對於更早以前的就缺乏系統性的了解了。
在我瀏覽網路之餘,卻發現多年來我所寫的空手道文章已經被大批的盜用,除了沒有告知我之外,還被第二手、第三手地盜用著,其中最誇張的竟然是中國大陸的盜版電影討論區當中『黑帶Kuro-Obi』下載區的影片簡介還盜用我的文章內容,所以又讓我對是否寫下篇幅較大章節的空手道歷史感到有些猶豫。
目前我已經將想要寫的章節順序整理出來,整個『松濤館空手道史』架構在十個章節左右,其中必須涵蓋不得不提的琉球王國歷史,以及福建對它的影響,這些都是空手道歷史無法忽略的部份:
序篇:前言
第一章:閩人三十六姓與海上貿易
第二章:中國高手汪楫與南少林逃亡潮
第三章:福建武狀元公相君
第四章:北谷屋良與唐手佐久川
第五章:武士松村宗棍
第六章:太平天國的武師阿南師
第七章:中興之祖糸洲安恆
第八章:近代空手道之父船越義珍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完成了前三個章節,但何時要正式推出,需要待我思考以及再次考證後才會定案,此外版權問題也是我要考慮的,除了我引用別人的資料與圖片外,是否也該建立讓人引用的機制,這些都是我要再進一步想一想的。
而除了『松濤館空手道史』外,蘊釀中的『剛柔流空手道史』也已經進入大綱編輯的進度,但有些東西必須親自跑一趟琉球才能全部收集完成,所以整個連載(或說整本書),也許需要再花更多時間才能全部達到完美的境界,這一次希望能夠做到比以前研究更深入、更確實,才能把作品端出來給大家。
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一章:閩人三十六姓與海上貿易時代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一章:閩人三十六姓與海上貿易時代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1-1 原始琉球手的形成
在12世紀以前的琉球由於沒有文字記載歷史,因此與當時台灣的平埔族一樣,只留下一些口傳歷史,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個被稱為グスク(Gusuku)時代的一些故事都充滿了神話性質,例如1291年元朝攻打琉球,被當時琉球最有勢力的英祖軍擊退的故事等都有著神話的情節,但不論如何,當時琉球與台灣很類似都是原住民族聚落型的生活形態,各聚落間也常會因為水源、資源甚至對外貿易的爭執而必須動用武力產生戰爭。
同一時期,由於蒙古帝國的進逼,中國的南宋王朝面臨了不斷向南退敗的頹勢,其中一支重要的精銳部隊為了保護逃亡的南宋貴族,也一路跑到了福建南部的大港口泉州,據推測泉州港是當時這些貴族逃亡海外的出發點,這些貴族多半逃往琉球、菲律賓與馬六甲(新加坡),其中逃到琉球的部隊精銳當中很可能將原始的太祖拳帶到了琉球(太祖拳是宋朝的官方拳種),這由後來在琉球出土的許多宋代青磁器或許可以證明這段歷史。
而同時間部份留在泉州、隱姓埋名逃過一死的精銳部隊殘兵,卻悄悄地將太祖拳傳下,使得閩南成為後來太祖拳的發展中心,同時太祖拳也成為後來福建少林拳許多拳種的源頭。
琉球的地理位置剛好位在福建、九州與菲律賓馬尼拉的中心點,所以在後來開啟大航海時代後,琉球便成為重要的貿易據點,甚至於在中國清朝以前的歷史記載中,琉球還被認為是比台灣面積還要大的島國,也可見以前的中國對台灣有多不了解。
中國東南沿海的海上貿易源起,是因為南宋時由於西夏阻擋了原本陸上絲路的通行,所以朝政的歲入必須依靠海上貿易的貢獻,這也開啟了海上絲路的出現,後來南宋被蒙古帝國滅亡,蒙古人在中國建立了元朝之後,琉球也進入了三山時代,也就是分別有北山、中山、南山三大勢力割據,後來元朝在泉州開市舶司(海關),開始對外進行貿易。
福建省由於土地貧瘠、丘陵地多,所以自南宋開港貿易後,便開始有大量的福建人(其中以閩南人為多)移民到海外,而他們遷移的地區多半是閩南海商(海盜)的勢力範圍,例如菲律賓與馬六甲,當然也有少部份移往琉球及台灣,但台灣由於有著強悍的原住民,加上琉球有計劃地引進福建人參與他們的政府機關與各項專業領域水準的提升,所以當時選擇移往琉球的人還比較多,因此在泊(Tomari)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福建人的移民聚落,所以後來有了『久米村閩人三十六姓』的稱號。
開啟海上時代後,包括閩南海盜、琉球的三山勢力、日本九州的勢力及當時主司海上貿易的中東及歐洲人都因此賺了很多錢,而泉州港也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由於貿易的往來,也會產生人與文明的移動,相信此時由於琉球三山內戰的關係,對於武器及武術的需求造成大量福建系統兵器及太祖拳傳入琉球,搭配原本琉球人作戰訓練的方式(例如以正拳擊打稻草捲就是琉球人獨創的),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琉球手,也就是空手道的遠祖。
1-2 大明帝國的建立
西元1368年朱元璋打敗元朝建立了明朝,漢人再度統治中國,1372年朱元璋派特使來琉球要求朝貢,當時的中山王察度率先響應,後來北山及南山的勢力也很快地回應明朝的要求,其實這一類美其名的所謂朝貢,背後都牽涉到海上貿易的利益,向明朝進行朝貢等於是繳納合法的貿易稅,這樣子琉球的商人與船隻就能夠到泉州市舶司進行合法貿易。
不過當時明朝對於海上貿易的控管並沒有太積極的辦法,加上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等西洋人海上勢力逐漸興起,對於貿易權力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因此明朝的海防可以說是防不勝防,任何沒有與閩南海盜及九州北部勢力(以長崎為主)勾結的『非主流派』,都隨時可能在浙江及福建沿海進行打劫及強行貿易,而這些非主流派多半勾結九州南部鹿兒島的海盜勢力,所以在明朝歷史上才會有所謂與日本倭寇的海上戰爭,這一切都是因為貿易利益所引起。
1374年,明朝因為對海防不堪其擾,所以決定關閉市舶司,中止所有國際自由貿易,正式進入明朝的鎖國時期,雖然外國的商人都被禁止貿易,但實際上貿易仍然偷偷在進行,各國商人依舊透過閩南海盜與琉球的進貢船來作生意,因為只有這些船隻可以光明正大進港,所以在明朝政府約一百多年的鎖國期間,閩南海盜的海上勢力就更大了,這個背景提供了後來海上富商李旦、王直、鄭芝龍等人的歷史舞台,也間接讓更多閩人影響了琉球後來的發展。
1-3 琉球王國與空手道的原型
西元1429年,尚巴志統一了三山,建立了琉球尚氏王朝,琉球王國正式建立,第一任的宰相是出身久米村的王茂,而且整個尚氏王朝的政府制度完全仿照明朝,文字也使用漢字,可見閩人三十六姓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有多深,此一時期閩南語與琉球語的發音交互影響了琉球手古拳套的發音,到了1469年福建的進貢貿易港由泉州轉到了福州,琉球國也在福州設立了事務所,稱為『柔遠驛』,自此福州人與福州語也開始進入琉球。
琉球王國後來也利用進貢船派遣了許多琉球人到南京的國子監接受教育,能夠去國子監上課的也多半是出身久米村的閩人,例如琉球名宰相謝名,據說他也是空手道的高手,1565年他搭進貢船去國子監上課時,還帶了好幾個空手道高手一起保護進貢船,1609年當九州鹿兒島的薩摩藩島津要出兵打琉球時,謝名還一直積極尋求明朝的協助,以免琉球落入九州人的勢力範圍,想必謝名在南京國子監七年應該也有不少同學在明朝擔任高官吧,但由於明朝一直在南方海上沒有『實際統治』,所以到底謝名求助的對象是明朝官方還是真正控制海上的閩南海盜,其答案可想而知,而閩南海盜當時與九州人的關係可是非常密切的(鄭成功就是在九州的平戶出生,母親還是九州人),所以島津侯要打下琉球根本是輕而易舉,但謝名仍努力要維持琉球國的獨立並率軍與九州薩摩軍對戰,尚寧王最後不敵終於投降,戰敗後並在島津侯的陪同下到江戶(東京)向德川秀忠(德川家康之子)俯首稱臣,而謝名與他率領的一群空手道高手則在1611年被以戰犯處死,島津侯並頒佈了琉球的禁武令,禁止所有兵器的訓練,並沒收所有的民間武器。
自1609年起琉球王國名義上仍然存在,但早已成為九州的勢力範圍,雖然保持對中國的朝貢,但那只是為了進行貿易而已,而中國因為是陸權國家,對於海洋勢力根本一竅不通,直到1875年明治天皇在琉球設沖繩縣後,才『覺得』琉球被日本人搶走了,其實早在1609年琉球王就已經向德川幕府投降。
因此空手道早期的歷史發展,與久米村的閩人三十六姓關係密切,而初期的拳法是與兵器一同訓練與傳授的,但從島津氏發表禁武令後,武器的訓練開始式微,學拳的人只能夠使用生活器具當作兵器訓練,例如船槳、鐮刀、木棒等,而也由於禁武令,提供了赤手空拳的空手道後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註) 謝名與琉球王國對九州的戰役,在1993年的NHK大河劇『琉球の風』中有很精彩的描述,其中的空手道打鬥畫面也頗精彩,建議愛好空手道的朋友應該看看。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二章:中國高手汪楫與南少林逃亡潮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二章:中國高手汪楫與南少林逃亡潮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2-1 德川幕府控制琉球
在1609年九州薩摩島津侯的勢力控制琉球王朝後,琉球開始實施禁武政策,所有的民間兵器都被沒收,一般民眾武器的訓練(類似台灣的陣頭)開始式微,學拳習武的人只能夠使用生活器具當作兵器訓練,因此琉球古武術如船槳、鐮刀、木棒、鋤頭、鐵尺及雙截棍等非正統的武器開始興起,這些由農具所衍生出的兵器後來成為琉球古武術的核心,而也由於禁武令,提供了赤手空拳的空手道更大的發展空間,讓空手博鬥的空手道開始了輝煌發展的400年歷史。
雖然當時德川幕府已經實質控制琉球,但為了能夠到中國做生意,薩摩藩仍然讓琉球王朝保持對中國政府的朝貢,因此往來於那霸及福州的朝貢船仍然絡繹不絕,所以從福州來的各項貨物與文化仍然持續不斷地影響琉球,因此最新的福建南拳仍然不斷地輸出到琉球,形成兩地彼此以太祖拳為中心發展,並相互吸收新技法觀念的時代,後期各種模仿動物形態的衍生拳種如龍拳、虎拳、豹拳或獅拳等也都在這個時期陸續在福建形成並流傳到琉球,其中包括影響最深的白鶴拳在內。
2-2 大清帝國冊封史武官汪楫
西元1644年來自東北滿州的大清帝國將明朝擊敗,取代了明朝在中國的統治地位,這並沒有影響琉球與中國之間朝貢貿易的關係,貿易朝貢船仍然往來於那霸及福州間。
而清朝政府對琉球仍然採取與明朝相同的政策,每次新的琉球王即位時,清政府就會派出所謂的冊封使前來琉球,因此雙方仍保持許多交流互動。
其中在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的時代(1654-1722),曾經有出身安徽省休寧縣的中國武官汪楫兩度造訪琉球的歷史,他與琉球王朝的武師們相互交流,並流傳下許多古老的拳套,包括『汪楫』(燕飛)、『汪秀』(雲手)、『汪快』(王冠)等等,這些拳套都比較類似中國北派拳法,也許與汪楫出身於安徽省有關,這對於一直都受到南少林影響的傳統琉球拳師們,得到了一些全新的養份,今日我們仍可以在沖繩空手中看到這些受北少林影響的養份所發展出來的枝葉。
2-3 南少林拳師的逃亡潮
清帝國建立後,由滿州人統治了整個中國,但漢民族仍然不斷出現反抗的武裝革命,其中由鄭成功舊部將陳永華所成立的『天地會』,成為許多反抗清朝革命勢力團體的起源,其實『天地會』的發源地應該是在台灣,當時陳永華在台南設立了這個團體,後來清朝打下台灣後,『天地會』的勢力便開始從台灣漫延到福建及廣東,各地『天地會』的地下組織都擁有許多位拳法高手,指導他們的兵士如何格鬥,在這樣的環境下兵士們格鬥訓練便以『陣頭』的方式隱藏在各地『寺廟』之內,這也是為什麼『南少林寺』在福建就有三個的真正緣故,因為並沒有所謂真正的『南少林寺』,這幾個福建的『寺廟』只是因為有天地會成員(清政府則稱他們為天地會份子)在此聚集『合法練武』而已。
雖然這三座『南少林寺』都位於福建省境內,但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泉州的東禪古寺,因為它成為『天地會』各種拳法後來的中心,也發展出南派拳獨有的『日月』請拳起式(意謂著明朝),今天我們在剛柔流等流派的起式仍然可以看到類似的動作,就因為泉州的東禪少林寺成為拳法中心,所以清朝乾隆皇帝便在1763年下令把東禪少林寺燒了,同時擴大追捕南少林的天地會成員。(關於火燒南少林的故事說法與年代有很多種,但因為南少林寺有很多座,每一座都在不同時期被燒燬,所以各種故事都有)
東禪少林寺燒燬後,天地會的拳師們開始了一波逃亡潮,有的隱居其他省份,有的則逃出海外,其中也不乏逃到琉球與台灣的拳師,相信他們把東禪少林寺的各式拳法也帶到了台灣與琉球,1786年台灣發生的林爽文起義,就是由天地會所率領的反抗運動,許多東禪少林寺的舊部都參與此役,也是台灣歷史上最大規模反抗清朝的戰爭。
琉球空手道便是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再度吸取許多戰爭實用拳術的養份,讓空手道的實戰價值不斷地提升。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三章:福建武狀元公相君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三章:福建武狀元公相君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3-1 琉球手確立的時代
在經過數百年歷史的演進,琉球島上古老的格鬥術和中國傳入的拳法組合之後,再加上1609年之後九州薩摩藩控制琉球後所實施的禁止武器政策,造成琉球人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之下,為了要保護自己的家園,只有拼命地鑽研空手拳術,以赤手空拳去打擊敵人,他們根據多年來傳自中國福建的拳法和自己領悟鷲鳥(一種琉球的海鷗)捕捉魚類的姿勢所創出的踢法、以及運用擊打稻草捲靶鍛鍊出正拳的破壞力等特別的訓練方式,建立了一套殺傷力極大的拳術體系:琉球手(或稱為手),它成為今日空手道的原始母體。
3-2 公相君來琉球的傳說
根據大島筆記的記載,在1766年時來自福建的武官公相君與其弟子們,以冊封史武官的身份來到琉球時,曾經在琉球傳授拳術,記載中所形容表演武術的男子面貌清秀、體格並不高大,他一手置於胸前,另一手出招,可以將比他還高的大漢給輕易地擊倒,當時的人稱呼這種拳法為『組合術』,而公相君與其弟子們在琉球將『組合術』的基本與細節陸續傳授給了琉球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北谷屋良,他後來傳給後代最有名的拳套便是『北谷屋良公相君』,由於當時冊封使在琉球停留的時間都很久,所以要將拳術的細節傳授給琉球人是很有可能的。
3-3 公相君是誰?
公相君據金城昭夫的考證極有可能是1755年福建的武狀元方卿縉,1756年他以冊封史武官的身份來到琉球時曾經傳授一整套拳法叫『組合術』,後來被泊手及首里手的流派普遍傳授,這套拳現在被稱為公相君(KUSANKU),松濤館則稱為觀空(KANKU),其實根據最近這幾年的研究,武官並沒有公相君這樣的頭銜,因此空手道史學家根據語言的差異與發音,認為這位公相君應該就是閩南語所稱的『拳聖君』(KUNGSINGKUN),這樣子在字義上才會比較符合對這位福建武官的稱號,真的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因此當琉球空手道史學家研究越深入,就發現他們越需要了解福建閩南語與福州語的發音與其漢字字義,才有可能進一步與琉球語進行比對。
根據福建的民間傳說記載,方卿縉(1730~1805年)字其挺,是福建侯官縣新店厦坊村(今福州市新店鎮厦坊村)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出生,最早他只是一個挑糞便的工人,每天清晨都要進去福州監獄裡面挑糞,有一天他遇到成為囚犯的拳師晏海(有可能是被清廷監禁的南少林天地會份子),當時晏海飢餓難受,向他討飯吃,因此方卿縉便乘挑糞的機會,天天給他送吃的東西進來,晏海感恩戴德,因此授以拳法。
後來晏海出獄後,對方卿縉說:『我的武藝大部份都教给你了,唯有踢法,今天也一併教給你,但此法防身,不能傷人!』於是方卿縉也習得晏海所傳授的踢法,據說後來方卿縉赴京參加武考,便是用踢法打敗對手取勝,還獲得朝廷欽賜一品頂戴禮服,正式成為武官。
不過在福建當地也有一種說法,說方卿縉當上武狀元沒多久就去世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沒有後來擔任冊封使到琉球的故事了,難道是因為如此,所以大島筆記一直沒有直接寫明是由公相君傳授拳術,反而常常提到公相君的弟子們……
3-4 公相君對空手道的影響
綜所週知,公相君的組合術後來演變成空手道的拳套『公相君系列』,這個系列後來演變成許多拳套:包括『公相君』、『北谷屋良公相君』、『國吉公相君』、『知花公相君』、『觀空』等等,據說現在列為基本訓練的『平安型』,則是1905年糸洲安恆根據公相君(觀空)改編分解成五個套型而來。
公相君算是空手道拳套當中動作數較多,難度稍高的拳套,而公相君套型也確實運用了比較多踢法在其中,包括飛躍空中的二段踢等,是否這就是晏海和尚傳授給方卿縉的腳法呢?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四章:北谷屋良與唐手佐久川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四章:北谷屋良與唐手佐久川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4-1 傳說中公相君的兩位高徒
沖繩首里手小林流的開祖知花朝信老師曾經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來自中國福州的武官公相君
(有關公相君的說明請參閱第三章)在琉球總共有兩位高徒,一位是北谷屋良,另一位則是
佐久川,其中佐久川是現今沖繩空手道所公認『首里手』的開山祖師,同時也被稱呼
為『唐手佐久川』,不論是北谷屋良或是佐久川寬賀,都對後來的空手道的傳承影響深遠,
近幾年日本女子空手道『型』的知名選手『型之妖姬』諸岡奈央(Morooka Nao)在比賽
大會上就時常演練『北谷屋良公相君』的套型,此外『北谷屋良的棍』與『佐久川的棍』
都是以挑行李的棒棍做為武器的訓練,也顯示出他們對於沖繩古武道的貢獻。
4-2 北谷屋良利導 (1740-1812年)
北谷屋良全名是北谷大屋良利導,他是北谷屋良一家在琉球的第五代,第一代是北谷屋良利元
,根據仲本政博『沖繩傳統武道』一書的考證,利元的父親是中國南京人,因為做生意到了
薩摩藩(九州),又娶了當地人兒玉助右衛門的女兒為妻,所以定居在九州,利元是他們的
第五個兒子,由於利元在薩摩的琉球館(類似商務辦事處)工作,所以後來薩摩藩打下琉球使
尚氏王朝成為附屬國之後,利元便在琉球人邀請下移居到琉球,擔任王朝中負責接待薩摩官員
的職務。
到了利導這一代,北谷屋良家中仍然具有公職的身份,1756年公相君來琉球時利導16歲,
由於看到了公相君及弟子們精彩的武術表演,利導下決心要拜公相君為師,除了參加每一場
的武術講席外,在公相君離開後更許願要前往福州向公相君學拳,隔年1757年利導17歲,
他以自費的方式前往福州留學(當年有一些學生能夠以公費方式前往),並拜入公相君方卿縉
的門下,學得了一身絕技。
回琉球之後,北谷屋良利導除了繼承家族公職的身份外,也不忘傳授他的技藝,他留下著名
的『北谷屋良公相君』與『北谷屋良的棍』等等。
4-3 唐手佐久川 (1782-1837年)
佐久川寬賀,據稱是公相君的第二位高徒,但他向公相君學拳的地點並不是在琉球,
因為公相君來琉球是1756年的時候,過了26年佐久川才出生在琉球首里的赤田村(今天的
那霸市首里赤田町),佐久川家族的祖先也是來自福建,漢姓『易』,佐久川則是來琉球
的第九代,屬於首里的士族階級。
佐久川最早的拳法老師是久米村的唐人毛國棟,他向毛國棟學習了拳術與棒術,由於具有
武材(琉球人對於有武術天份的說法),所以他進步非常快,並有著『很能打』的風評,根據
本部朝基傳下來的說法,佐久川的武學能力與力量,應該很難找出第二個與他一樣的傢伙,
雖然本部朝基這一輩的老師們都沒有人見過佐久川,但這種傳說故事從本部朝基這位曾經將
歐洲摔角手KO的傳奇人物口中說出,也可以多少證明佐久川有多強了!
人家說高處不勝寒,佐久川雖然在琉球已經很強了,但每次聽到琉球拳師們講到公相君,就如同
我們今天聽傳奇故事一樣,把公相君說得好似掌風一出、人就會飛到五尺之外地強,所以佐久川
決定到福州去向公相君學拳,畢竟他是士族階級,所以有能力與北谷屋良一樣『自費遊學』,
1806年24歲那一年他搭船前往福州,據說在海上碰到盜匪,他以精良的棒術將海盜給擊退了,又
流下了他的武勇傳奇。
至於到了福州是否真的找到公相君並向他學習,目前並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明,因為1806年公相君
方卿縉(1730~1805年)應該已經過世一年了,雖然後來佐久川將『公相君型』傳給他的徒弟們,但是
公相君型應該是1756年之後就已經在琉球流傳了,所以佐久川寬賀與公相君之間的直接關係我們並沒有
辦法找到,但不能排除他很可能有機會與方卿縉在福州的弟子們碰到面,若因此得到一些交流與學習
的機會也並非不可能。
目前歷史上比較能夠確定的部份是佐久川曾經到過北京,並在北京的琉球學館(古蹟現在仍然存在)待過
,在北京的時期他向イワァー(依華)拜師學拳(註),在這裡他學習與接觸到了中國的北派拳術,也因為佐久川
與北派中國拳的接觸,加上康熙時代曾兩度到過琉球的中國武官汪楫,都為首里手空手道加入了局部
北派拳的元素,使得今日我們看到的松濤館空手道有著一些北派少林拳的風味在其中。
佐久川後來在琉球與北京間數度往來,長達三十年之久,他帶回許許多多珍貴的北派拳元素,使得
他所負責教授的琉球官兵與宮廷武師都能夠學到最精良的拳術,他最後一次到北京是1836年,
但隔年(1837)卻在北京因病過世,埋葬在北京的郊區,據說佐久川的子孫曾經在二次大戰前到北京
去尋找他的墳墓,但在琉球也有一說是他活到80歲,在1862年才過世。
4-4 古流唐手體系的確立
古流唐手就是在這些唐人(中國人)的後裔與中國武官的傳授下漸漸成形,到了佐久川寬賀的時代就
更加地系統化,開啟的琉球唐手的輝煌時代,下一章我們就要進入古流唐手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也就是武士松村宗棍的時代,他將空手道現代化前最重要的整合工作完成了,原本分散的訓練體系
也開始有了一個明確的基準,松濤館空手道的雛型就要出現了!
(註)依華也有人寫作違伯,可能是滿州人或華北的回族,名字與發音很可能在北京語、
滿州話與琉球母語間產生以訛傳訛的問題,所以才產生不同的漢字寫法,但片假名發音
應該是イワァー沒錯,所以他教給佐久川的拳種或許與查拳或滿州拳有關。
參考文獻
沖繩空手古武道俱樂部會刊
沖繩傳統武道(仲本政博)
空手傳真錄(金城昭夫)
本部朝基與琉球空手(岩井虎伯)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五章:武士松村宗棍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五章:武士松村宗棍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5-1 唐手佐久川的傳人
松村宗棍是1809年生於首里山川村(今日的那霸市山川町)的士族階級,他的家族也是福建人的後裔(當年在琉球的士族階級許多都是福建移民),
家族漢姓是『武』,松村宗棍的漢名則是『武成達』,他年少時就因為天生的武材受到重視,也算是『很能打』的一族,
他師承有唐手佐久川名號的佐久川寛賀,成為後來琉球王國時代最偉大的唐手家,
今日的首里手系統空手流派例如小林流、少林寺流、松濤館、本部流、松林流、尚灝流等等幾乎都是傳承來自松村。
簡單地說,空手道從閩人三十六姓移入琉球後落地生根,先後又經過清朝武官汪輯帶來中國北方拳術因子的參入、
清朝鎮壓天地會造成南少林海外逃亡潮,以及琉球本土化之後形成唐手最初的基礎,
接著在公相君來琉球時達到武藝進步的最高峰,唐手佐久川最後成為整個公相君系統的傳人,
而松村宗棍則是在這個舊傳承體系下最後一位集大成的武術家。
5-2 薩摩示現流劍術的影響
去年在日本上演的NHK大河劇『篤姬』寫下大河劇史上頗高的收視率,
最近在台灣上演也吸引很多觀眾收看,『篤姬』的歷史背景所描述的就是19世紀的薩摩(九州鹿兒島),
而在近代史上薩摩與琉球可以說在各方面都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松村宗棍在20歲左右(約1830年),曾經與家中的僕人一起到薩摩(鹿兒島)一段時間,
在薩摩的期間他向伊集院彌七郎學習了示現流劍術,並獲得了劍術家段位的資格。
示現流劍術是流傳在薩摩地區的劍法,後來江戶後期在薩摩藩内被島津齊興改稱為御流儀,
有收看『篤姬』的朋友應該就知道島津齊興是誰,他是薩摩的藩主,後來是影響明治維新的很重要人物。
示現流劍術的特色是『初太刀から勝負の全てを掛けて斬りつける『先手必勝』の鋭い斬撃が特徴である』,
他們認為第一刀出手就必須贏得勝利、速戰速決,而且將劍術訓練生活化,平常就穿著一般生活服裝練習劍術對打,強調反應能力與打擊力,
其中一項訓練方式『立木打』就如同琉球人空手打稻草捲一樣,而他們對於一刀就必須發揮殺傷力頗為重視,也與空手道強調一擊必殺類似,
因此我們可以推測松村宗棍的唐手應該是受到了薩摩示現流劍術的影響,對今天空手道的進攻打擊方式影響也很深。
5-3 與中國北派拳的接觸
1836年松村宗棍陪同師父佐久川寛賀一起到北京,這也是松村第一次能夠與北京王宮的武術教官「イワァー」依華學習(依華可能是滿洲人),
這是松村接觸中國北派拳的機會,他總共在北京待了一年,雖然不像佐久川來來往往中國長達三十年之久,但由於當時佐久川年紀已經比較大,
所以我認為真正能夠帶東西回琉球的應該是松村宗棍。
1837年佐久川在北京因病過世,埋葬在北京的郊區,松村將他的一部份遺骨帶回琉球,
據說佐久川的子孫曾經在二次大戰前到北京去尋找他的墳墓,
但在琉球也有一說是他活到80歲,在1862年才過世。
5-4 成為琉球的宮廷武師/打倒西洋水手
松村宗棍於1837年回國後,松村後來便接任了第二尚氏王朝第17代尚灝王的御側守役(君王身邊的高級護衛),並擔任君王家族的武術教師,
尚灝王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喜歡武術的君王,現在的尚灝流空手道就是這個君王系統留下來的派別,他們的祖師爺當然就是松村宗棍,
而後來經歷包括18代尚育王、19代尚泰王等三代,御側守役這個職位一直都是由松村擔任,此外、松村的妻子與那嶺據說也是個女姓的唐手家。
在1840年代,曾經有想到薩摩通商的美國軍艦在琉球靠岸(事實上琉球一直是薩摩藩背著德川幕府偷偷進行外貿走私的地方),
而尚灝王在接見美軍船長時,就曾經由松村宗棍表演空手道跟劍術,引起美軍船長的好奇,提出讓美軍船上最強的水手來挑戰松村的要求,
根據這個傳說,這位水手曾在南太平洋徒手幹掉一票持械的土著,被稱為美軍船上的殺人之鬼,
這一場對決雙方是採用不使用武器空手對決的方式,松村宗棍則是將對方打斷了三根肋骨勝利收場,
也許這是空手道第一次在老美面前登場吧?
5-5 首里手的共主
由於松村宗棍的地位,加上許許多多他的武勇傳奇,使得他在那個年代整合了首里手體系邁向一元化,
後來明治維新、廢藩制縣後,他便轉往首里崎山町的王家別邸御茶屋御殿開始收弟子教授唐手,
松村的許多弟子包括安里安恒、糸洲安恒、知花朝章、本部朝勇、本部朝基兄弟、屋部憲通、
喜屋武朝扶、喜屋武朝德父子、桑江良正等,直到他91歲過世前,他將首里手廣為傳播,
教育出後世空手道現代化時期的許許多多了不起的空手道家,所以說松村宗棍是空手道體系一元化的祖師爺一點也不為過。
圖檔來源:日文Wiki
參考文獻
空手傳真錄(金城昭夫)
沖繩古武道:釵
史実と口伝による沖縄の空手・角力名人伝:長嶺将真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六章:太平天國的武師阿南師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六章:太平天國的武師阿南師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6-1 阿南師對琉球空手的影響
阿南師就是琉球空手史料上常常出現的『詹南』(チャンナン),也有人寫成漢字的『禪南』,
根據琉球空手家近年的研究指出他是福建南安縣人(南安就是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的故鄉,
當然現在很多人也說是鄭成功的故鄉,但鄭成功的故鄉應該是日本九州的平戶),
福建南安屬於閩南泉州地區,而閩南人稱呼師父常常都以阿X師來稱呼,
所以詹南也被稱呼為阿南師,這種稱呼師父的習性現仍在台灣使用。
詹南據推測應該是羅漢拳、太祖拳的高手,但因為參加太平天國之役被清朝政府追逮,
所以在1864年渡海逃亡到琉球,據研究推測他到琉球時的年齡應該是22歲左右,
現在日本本地有一部份空手道家的著作當中寫『禪南』是來自山東省,應該是以囮傳囮的說法,
琉球的空手史研究者已經確認『詹南』應當是福建閩南人,而且與天地會關係密切。
阿南師對於近代空手影響很大,當時許多琉球的空手名家也都向阿南師求教,
包括空手道的近代中興之祖糸洲安恆也曾經是他的學生,
阿南師在琉球傳下的拳套包括鎮東、慈恩、慈音等等,有一說糸洲安恆創立的『平安五型』,
其實是按照阿南師所傳授的招式組合而成,此外劉衛流的『安南』與喜屋武派的『安南空』也是阿南師所傳,
連名稱都直接以師父的名字”阿南” (安南)來稱呼。
6-2 清政府的追殺令
西元1865年是琉球王朝最後一次對清朝政府進貢,事實上琉球王朝也同時對日本九州的薩摩藩進貢,
在那個年代裡琉球這樣的小王國必須依靠海上經濟貿易帶來的龐大利益支援這些大額進貢支出,
然而就是在一個獨立王國的政治情勢下,琉球後來才發展出迥異於台灣的方向,
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因為琉球人與台灣人的血統形成過程非常類似,
都是以華南地區偷渡過海為主的移民與本地原住民混血的後代為主體所組合而成,
但由於琉球是個獨立王國,渡海後的福建人選擇與當地的文化同化,
甚至連姓氏都改,例如蔡氏改姓湖城氏等等,縱使是福建文化大大地影響了琉球,
而且閩人在琉球王朝也多半位居政府要職,但在獨立王國的政治獨立框架下,
福建文化就成為琉球文化的一部份了,但同一時期在台灣因為被清朝所統治,
因此一切都是反過來看,台灣平埔族被漢化成為所謂的漢人,祖先的牌位也都寫成福建某某縣或廣東某某縣,
這是兩者在歷史發展上的最大差異,然而其中的內涵卻是十分雷同。
由於阿南師是天地會份子,所以當進貢船在1866年回琉球時,
清朝的官員就下令隨行的冊封史武官到了琉球必須將阿南師抓回去,同時也要求琉球政府配合,
而當這個追殺令的風聲傳開來時,在琉球當地眾多阿南師的弟子們便幫師父安排暗中逃亡的事宜,
他們利用小帆船離開那霸,經八重山群島將阿南師送到台灣避難,
這一點大家可能會質疑,當時台灣是清朝統治的地方,送來阿南師來台灣不是自尋死路嗎?
其實當年台灣可以號稱是福建反清團體逃亡的聖地,當然這與早期鄭經建立的東寧王國以及陳永華的天地會有關,
所以包括金台山等團體都是很早就已經來到台灣,清朝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之亂也是扛著天地會旗幟,
因此台灣可以說是天地會的發源地與大本營之一,現在台灣拳法的準備動作當中都有『請拳』
的姿勢就是代表著日與月(明朝),而當年清政府對台灣的統治可以說是『非常消極』的,
除了實施渡海禁令外,對於台灣的管理根本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此一些閩南強盜、逃亡者、反清份子與生活困苦的民眾才會偷渡來台,
許多在福建被追殺的天地會人士與南少林拳師,最後都是跑到台灣來隱姓埋名,
娶了平埔族女子傳下後代在台灣落地生根,所以我相信阿南師最後的人生規劃也被迫必須如此。
6-3 喜屋武朝德氏來台灣尋找阿南師的故事
西元1879年,在明治維新時代琉球王國劃下了句點,在九州薩摩藩的勢力長驅直入下,
琉球最後一個國王尚泰同意讓琉球劃入日本的領土,當時由於國際情勢、清朝積弱不振
加上剛發生琉球漁民在台灣南部被原住民殺害所引發的牡丹社事件等等,琉球王國將近數百年的歷史終於結束。
喜屋武朝德(1870-1945)是首里及泊手的空手道名家,由於他對於師父們口中常提到的阿南師非常崇拜,
也知道師父們在他出生前就已經把阿南師暗中送到台灣逃難,
所以年輕時的喜屋武朝德心中便一直夢想能夠到台灣找阿南師學習拳術。
雖然這個心願一直沒有達成,但後來由於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了日本,
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琉球與台灣都成為了日本的領土。
當時台灣由於盛產蔗糖,而且喜屋武朝德從事運糖船的工作,因此他再次興起前往台灣的想法,
據喜屋武朝德的弟子仲里常延的著作所記載,他在1922年如願地到了台灣,而且他也找到了阿南師,
據推算阿南師當時應該已經80歲了,喜屋武朝德在台灣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向阿南師學來了『安南空』,
以武術師都比較長壽而言,阿南師要活到80歲不是不可能,但由於這是喜屋武朝德的口述記錄,
不知道他是真的向阿南師學習,或者是他跟阿南師在台灣的傳人所學習,就不得而知了!
6-4 阿南師的拳術在台灣哪裡可以看到?
我們看今日松濤館的『岩鶴』(鎮東)、劉衛流『安南』與喜屋武派的『安南空』三個拳套會發現,
共同點都是以迅速的發招以及具備張力的運體動作來出手,這與太祖拳及羅漢拳的功法類似,
因此今日在全台灣都看得到這樣型態的拳法,我相信阿南師在台灣應該有傳人,
只是台灣拳的歷史一向神秘難考,根據琉球空手家們的研究指出,
阿南師最後的定居點很可能是在台灣北部,以八重山地區與台灣宜蘭多年的關係,
與人民頻繁的移動記錄看來,阿南師極可能落腳在宜蘭!
但我們也僅只能考證到此了!
(附錄) 琉球的研究文獻指出在琉球察度王時代 (約西元1372年),琉球第一次向明朝政府進貢接受冊封,
當時明朝對於東南方海面上的了解很少,因此指琉球及奄美群島是大琉球,而台灣是小琉球,
事實上台灣可是比琉球大得多,但因為琉球比較早有福建人移居,也影響到明朝政府的看法,
可見當時中國政府根本沒把東南海上的世界當一回事。
察度が明朝との冊封・朝貢関係を結んでから、グスク時代以来の琉球社会は再び変化の波を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まずは沖縄島に住む人の意識の変化です。琉球諸島・台湾を中国側では漠然と「瑠求・流球」などと呼んでいましたが、
ここにきて奄美・沖縄・先島地域が「(大)琉球」と明確に位置付けられました(台湾は「小琉球」と呼ばれます)。
參考資料:
沖繩縣政府
琉球大學
空手傳真錄(金城昭夫)
本部朝基與琉球空手(岩井虎伯)
史実と口伝による沖縄の空手・角力名人伝(長嶺将真)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七章:中興之祖糸洲安恆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七章:中興之祖糸洲安恆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7-1 昭林流與昭靈流
在琉球的空手進入現代化的時期,拳法的中心已經由泊港地區轉向首里與那霸兩個地方,
首里方面由於佐久川寬賀與松村宗棍的整理已經有非常完整體系化的訓練方式,而那霸
地區則是在湖城氏與後繼的東恩納寬良努力下也傳承出來自福建的新拳法,因此當時的
人們便稱呼首里手為昭林流,那霸手為昭靈流,以資區別。
但不論是『昭林』還是『昭靈』,琉球語都是唸作Shaolin,若以同音的福州語或泉州語
發音Shaolin,所指的都是『少林』,這一點在空手道歷史考證上是最沒有爭議的,
換言之不論是『昭林』還是『昭靈』,他們的師承都是來自『少林』,當然其中是以南少林
為主,只不過在首里手當中經過數百年的交流也參入許多北少林的元素。
7-2 怪物糸洲
傳承昭林流的松村宗棍,因為是琉球一代偉大武師,加上他活到91歲,所以他的學生非常多,
其中生於1831年的糸洲安恆最具代表性,他與牧志朝朗、安里安恆等都是松村的門徒,
此外逃離來琉球的阿南師,據說糸洲安恆也曾經拜在他門下學習,阿南師在琉球傳下的拳套包括
鎮東(岩鶴)、慈恩、慈音等等,有一說糸洲安恆創立的『平安五型』,其實是按照阿南師所傳授的招式組合而成的。
而糸洲在琉球也是的武名遠播,據說有一回首里某位高手與他討論招式時看法有出入,便決定約在屋內對決,
看雙方誰的見解比較正確,對手已經算是高手級的人物,但碰到毫不留情的糸洲時,也是在一瞬間被解決,
而關於糸洲怪力般的傳奇還有很多,包括他在海邊夜晚碰到小混混包圍時,毫不費力地將七八個小混混都摔投入海裡,
以及小偷光顧糸洲家時,糸洲是一拳擊破木門直接擒拿住小偷的手,類似的怪力傳奇不少。
7-3 平安型的創立
糸洲安恆對空手道現代化的貢獻在於,他將原本已經被松村體系化的首里手,更進一步地簡單化以有利推廣,
他將艱難的訓練與深奧的基本技術更加地分解與科學化,讓一般人更容易親近與學習,其中創立『平安五型』
,是貢獻最大的一個項目。
當時在琉球學習首里手,前兩年只能每天練習枯燥的基本動作以及『內畔戰』(鐵騎初段),很多人受不了每天
只練習內畔戰的痛苦與乏味就放棄了,有鑑於此糸洲便設計了自平安初段~平安五段的五個基本型,做為初學者
在進入內畔戰之前,可以先行體會與了解基本技術的『普及型』,這個概念後來也影響到其他派別,包括宮城長順
與長嶺將真共同創造的『擊碎』。
從糸洲創立的平安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來自公相君(觀空)、拔塞(豹獅)、慈恩等拳套的動作,
所以一般多半認為平安型是糸洲改編簡化這些型而來,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糸洲安恆創立的『平安五型』,
其實是按照阿南師所傳授的招式組合而成的,而且剛開始時是稱為『阿南之手』,但不論是如何變化而來的,
平安型以防守開始、以防守結束,沒有致命的眼部貫手、飛踢等招式,被認為是作為教育上很好的一種拳術。
參考資料:
沖繩縣政府
空手道(長嶺將真)
空手道型全集(金澤弘和)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八章:近代空手道之父船越義珍
松濤館空手道史第八章:近代空手道之父船越義珍
(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格主聯絡‧原著研究者:空手道士道館陳南溪教練)
8-1 船越義珍的生平
船越義珍1868年出生於琉球首里山川村(現在的那覇市首里山川町,與松村宗棍相同出生地),
是出身泊地區士族的名門『富名腰家族』,由於他是早産兒因此幼年時身體病弱,
原本家族希望他能夠進入醫學校學習醫學,但後來因條件不符所以進入沖縄縣尋常師範學校速成科學習一年的課程,
在21歲時開始他擔任教師的生活,年輕時代船越義珍就開始學習琉球傳統的武術”唐手”(カラテ),
雖然船越的身高並不高,但是他快速的出拳與收拳動作,可以說是將松村宗棍”薩摩示現流劍術”精神傳承的首里手技法,
作了非常充分的了解與徹底的訓練,後來這些出招的型式深深地影響了JKA日本空手協會系統的空手道型式。
8-2 船越義珍的老師到底是誰?
富明腰義珍在1878年拜入”首里手”名師安里安恆的門下,安里安恆是”首里手”一代名家松村宗棍的眾多學生之一,
也因為松村宗棍是過去琉球王朝的御用武師,所以”首里手”(昭林流/Shaolin)後來都流傳在宮廷與貴族之間,
安里安恆當時是琉球尚式王朝末代的武師(松村老了之後很多教學都是由安里安恆代理),在日本將沖繩正式納入領土之後,
安里安恆於1879年隨尚式王朝最後一個國王尚泰搬遷到東京,直到1892年才回到琉球,因此一般推定船越義珍應該是在24歲
之後才更進一步接受安里安恆的指導,而安里安恆傳授給船越義珍的”公相君”(觀空),則成為後來船越最喜歡演練的套型。
而在安里安恆離開琉球這段期間,船越義珍其實是向同為松村宗棍傳人的糸洲安恆學習唐手,
糸洲安恆可說是琉球唐手現代化的功臣,許多唐手名人都出自門下,並與”那霸手”的東恩納寬良並稱為琉球唐手兩大名家。
8-3 船越義珍的空手道推廣生涯
船越義珍也延續了糸洲安恆對唐手現代化的推進而努力,先在1916年從沖繩的小學開始設立唐手課程為起始,
次年(1917),船越參加了在摩文仁賢和家裡開設的「沖縄唐手研究会」,當時包括了屋部憲通、花城長茂、宮城長順等人
都参加其中,1919年在屋部憲通的推薦下船越義珍擔任了沖縄県師範學校的唐手課外體育課程的指導,
而在1921年3月,船越義珍率領中學生與師範學校的學生們在當時日本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面前表演唐手。
1922年5月船越義珍到東京參加文部省主辦的第一回體育展覽會,進行”唐手”的演武,次年(1923)6月在講道館柔道的邀請下,
在嘉納治五郎 (近代柔道之父)與許多柔道有段者的面前,船越義珍與東京商大的學生儀間真謹二人進行唐手的演武拆解説明,
船越並表演了”公相君”,儀間表演了”內畔戰” 演武,當時表演的地點下富坂道場集結了二百人以上的柔道館員觀賞這場精彩的表演,
而這場成功的表演也讓船越繼續留在東京傳授唐手,接著在1924年,船越義珍以「唐手研究会長・富名腰義珍」的名義,
頒發空手道史上第一次的段位發行,當時被授與段位者包括粕谷真洋、大塚博紀、小西康裕、儀間真謹四位,
同年 (1924年)10月慶應義塾大學成立唐手研究会、1925年10月東京帝国大學也成立唐手研究会、船越都擔任了唐手師範,
而他在東京傳授的這段期間,所教授的”站立法”,也由琉球唐手的較窄幅高姿立法逐漸改為目前松濤館教授的低腰立法,
這也是空手道在日本所產生的一種變化,與沖繩的傳統空手形成一個很明顯的差異。
8-4 唐手改為空手的時代
1929年船越義珍在慶應義塾大學唐手研究会中以”般若心經”中「空」的概念首次提出將”唐手”改稱”空手”的想法,
一方面在日語當中”唐手”與” 空手”都是用”カラテ”來發音,另一方面「空」更能夠展現這種拳術的意義,
後來琉球與日本的唐手界也陸續開始用空手這個名稱,1940年船越義珍在東京豊島區設立了「松濤館」道場,
松濤是船越義珍的雅號,所以他又被稱為松濤先生,但松濤館在1945年因美軍的轟炸而燒燬。
戰後的1948年,以船越義珍的門徒為核心團體成立了”日本空手協会”(JKA),船越出任第一代的最高師範,
JKA對於後來空手道的競技比賽推廣與全球化功不可沒,但由於船越的門徒當中對於推廣自由組手比賽的合適與否
產生意見不一的狀況,因此以江上茂、廣西元信為首的門徒成立了”日本空手松濤会”,他們強調傳統的空手修鍊方式,
反對組手競賽,至此船越的門徒正式分家,而船越為了希望門徒能夠和解,站在中立的立場於1956年辭退了JKA的職位,
兩年後(1958年)在東京過世,享年88歲。
船越義珍在日本的弟子非常的多,主要具代表性者包括粕谷真洋、儀間真謹、大塚博紀(和道流)、小西康裕(神道自然流)、
下田武、船越義豪、中山正敏 (JKA)、江上茂、廣西元信、高木正朝等等,他對於空手道的現代化與推廣擁有非常大的貢獻。
8-5 全球最大流派的流祖
在台灣學習空手道的人口經超過40年的推廣已經不算少數,而這其中有90%以上的人學習的是松濤館空手道,
這是因為早期空手道在台灣是以松濤館為主的人仕掌握了戒嚴時期唯一半官方空手道組織”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的緣故,
今天台灣空手道界的組織雖然已經開放而且已經有四到五個全國性的空手道協會或聯盟,
但因歷史的因緣使得台灣的空手道界仍然以松濤館做為主流,同時”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不論規模與實力等等仍然具備客觀條件上的領導地位,
加上其他採用松濤館空手道為內容的組織同時推廣,使得松濤館對台灣空手道發展形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其實松濤館對世界空手道的發展也是影響卓著的,目前松濤館仍然算是世界空手道人口最多的一個流派,
而它的創始人船越義珍(富名腰義珍)則被空手道界稱為近代空手道之父。
參考資料:
沖繩縣政府
琉球大學
空手道一路(船越義珍)
空手歷史補遺:古流首里手的套型演武三要素
在近代空手道當中,套型的演武是一種表現技法熟練程度與精悍武藝的表現方式,
同時也可以透過技法的掌握與演出,當成是一種形式的表演比賽,因此型的演出
就產生如同舞蹈比賽或體操比賽一般的競技方式,而近代空手道的練習者也常常
以這種方式所衍生出的套型演武要領來進行各種套型的練習,在各種對於型的演武
要素中,最被普遍流傳的三大要領是由JKA早期所制定的型の三要素:『技的緩急』
、『體的伸縮』、『力的強弱』等三項,這代表著近代空手道對型演武的詮釋。
但是在古流唐手時代,拳術是用來格鬥與殺人的,它沒有現代空手道體育、娛樂
或以美感展現技法的必要,所有的招式都具有質僕、鍛鍊與內含許多『隱』的特色
在其中,所以在演鍊套型的要領上自然與近代空手道不同!
松濤館的創始人船越義珍老師曾經長時間分別與安里安恆及糸洲安恆兩位老師學習
唐手,他形容這兩位老師在特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安里安恆老師是一位堅守傳統的
武士,對於拳法演鍊的要求必須尊照古法,與具有教育家與開創性特質的糸洲安恆
老師很不同,安里安恆老師教徒弟習慣先透過ナイファンチ(鉄騎)的練習鍛鍊徒弟
的腰與下盤,並體會拳法運行的兩個重要要素:『チンクチ』與『ムチミ』,而且
這樣的鍛鍊就必須花上三到四年的時間,換言之就是以前的首里手初學者前三年大概
就只能學到一個ナイファンチ(鉄騎)。
『チンクチ』與『ムチミ』都是沖繩語的發音,指的是型演武的兩個基本觀念與要素,
『チンクチ』就是漢字的『伸屈』,可見『チンクチ』的發音是來自福建話,它所指示
的要領就是『能夠以很小的動作發出很大的力量』,與白鶴拳所講的”寸勁節力”意思非常
類似,我們看沖繩傳統首里手的ナイファンチ演武動作都比近代空手道來得小,也是因為
他們採用傳統較小的力矩來執行『チンクチ』發出”寸勁節力”的要領。『ムチミ』則是
首里手演武的第二要素,同樣是沖繩語的發音,它所代表的意義是”爆發力”,在動作中
以銳利的速度發出招式,沖繩傳統首里手就是透過ナイファンチ三到四年的鍛鍊,訓練
與體會『チンクチ』與『ムチミ』。
船越義珍老師說,在學會『チンクチ』與『ムチミ』的基本要領後,安里安恆老師才會
開始教セーサン(十三、半月),老師透過セーサン想要教的是第三個要領:『ガマク』,
『ガマク』在沖繩語的意思是”轉體與腰力的運用”,其中包括呼吸法與腰力的配合,
因為到了セーサン,招式已經不像ナイファンチ一樣只有左右移動,除了下半身的移動
與轉身動作增加了外,防守與攻擊也比起ナイファンチ多了更多轉腰的運用,而在充分
練習セーサン一兩年後,老師才會繼續教授バーサイ、クーシヤンク等難度更高的型,
這些難度更高的型就是要將『チンクチ』、『ムチミ』與『ガマク』更深入的融合在
動作中,形成古流首里手套型的三大演練要素,這也是守住傳統的安里安恆老師當年
傳授給船越義珍老師的秘訣。
推薦此文:http://funp.com/t1319291